057-《帝阙春》
第(1/3)页
次日段贵妃设宴,谢珩果然没去仪秋宫。别说仪秋宫,这日散朝之后,他连麟德殿都没去,招呼刑部一位员外郎随行,调了东宫百名司御率,直奔铜石岭。
徐公望得知他的去处,脸色甚为难看。
然而谢珩要去,他也难以阻拦,况有东宫司御率随从,更不敢叫月神教的人生事。徐坚的案子还在审,罪证越攒越多,端拱帝却不肯给个痛快,悬而未决,令他夹在其中,十分被动。如今谢珩要动铜石岭的私矿,徐公望谨慎斟酌后,给洛州守将去了封信。
朝堂上紧锣密鼓,堆云积雨,永平街上一隅安好。
伽罗在那宅中住到九月底,总算见到了那位易铭的真容。
二十岁出头的男子,五官端正,长相颇好,只是整日南北往来,晒得皮肤如同秋日小麦。兴许是经商的习惯使然,他待人颇为热情,见面三分笑,说话做事皆圆滑周全,另外七分,则穿插在闲谈话语里,不过几句话过去,便能叫人生出亲近之感。
因为戎楼的关系,易铭对谭氏和伽罗格外照拂,回京当日便设了小宴款待。
随后详细商议了去西胡的事,约定十月初二启程,先去洛州的商铺。因要召集人手,顺道安排铺子里的琐事,暂在洛州住上半月,而后启程向西,避过谢珩防范严密的西北一带,却从锦州择道而行,去向西胡。
对于这般安排,伽罗和谭氏都没有异议。
因渐渐入冬,谭氏专门列了路上起居用物的单子,采买齐备。
待十月初二时,祖孙二人和岚姑乘着易铭备下的车马,混在一队满载丝绸的商队里,绕过重重街市,驶向西边专供货物进出的开远门。
因路途遥远,易铭准备的车颇宽裕,除了货物和随行的商队,谭氏和岚姑乘了一辆方便照看,伽罗则单独一辆,内里铺设厚软的毯子,厢壁旁的抽屉里摆着各色干果糕点,可在途中磨牙打发时间。易铭甚至还在车里备了几卷书,亦有九连环等解闷之物。
开远门外排着长队,都是往来各地的商旅。
伽罗坐在车中,听着外头的热闹喧嚷,闭目养神。
队伍缓缓前行,马车终至城门。
谢珩最初布下的城门搜查在近半月毫无所获之后,早已松懈。易铭又是经商老手,早在开这家皮毛店之前,易家在京城就有旁的生意,寻常货物走西边的开远门,长年往来之下,跟门口盘查的卫兵早已惯熟。
管事的过去送个烟袋子,如常寒暄,城门的老兵随便点了两个年轻人,将每车的丝绸货物大略翻了翻,按着管事报的货物数量登记过后,当即放行——随货物而出的女眷车马,当然不曾搜查。
青石铺就的路上有数道深浅宽窄各异的车辙,马车沿着车辙微晃而出,咯吱轻响。
伽罗缓缓睁开眼,不自觉的长舒了口气。
回身掀起车帘一角,巍峨庄重的城楼下,依旧是簇拥着的南北商人。
初冬冷冽的风吹过,道旁垂杨枯叶渐凋,木叶萧萧。
春来,冬去,一晃大半年的时光,回忆起来,如在梦中。
谢珩,后会无期,善自珍重。
伽罗落下车帘,靠着软枕,闭上眼睛。
*
昭文殿中,谢珩阅罢文书,眼皮微微跳了跳。
最近他的眼皮经常跳,比从前频繁许多。
时气已经很冷了,窗外那丛绿竹墨色深浓,昨晚经了霜,枝叶耷拉。推窗望外,寒气扑面而来,无孔不入。他迎窗站了许久,任由冷风浸透全身,终至思绪无比清晰。
北凉、洛州、锦州……鹰佐、徐公望、太上皇、月神教……
许多事慢慢串成一条线,在他脑海织作推断、谋划。
让他在风云暗涌的朝堂,看到了一条日益明晰的路。
铜石岭的事查得很快,禁军扑过去,不过数日,就找到了开采私矿的隐秘通道。纵然那里的人手都已撤去,但徐公望仗着权势欺上瞒下,暗里采矿数年,留下的痕迹却不少。且各处铜铁矿都是朝廷在管,私自开采、售卖必会留下端倪,顺蔓摸瓜,明察暗访,不过十数日,就揪出了两名幕后官员,重处入狱。
也是在这些时日,洛州忽然传来急报,说有流窜的匪类闹事,围攻县衙重伤县令,官兵难以镇压。
端拱帝自知其意,接到奏报没几天,便命刑部结了徐坚的案子——
事涉通敌,徐坚死罪难逃,判了斩监候。只是从开春至今,诸事繁杂,入冬后年关将近,端拱帝以不宜专开刑场斩杀犯人为由,留待明年春天一道处决。因徐坚毕竟曾事君有功,端拱帝宽大为怀,刑部特地开了唯有皇亲国戚能用的刑房,单独关押,一应起居饮食,都不算太差。
徐公望这些日子颇安分,也叫谢珩终于得空,去安排另一件筹谋已久的事。
手边是杜鸿嘉递来的消息,一封一封,都被谢珩装入扣着铜锁的盒中,藏在书架上的暗格。自伽罗离开,杜鸿嘉似也颇消沉了两日,得知谢珩有意平定洛州之患,主动请缨,前往洛州探查消息。
一个月过去,如今该查的消息、该埋的暗线,杜鸿嘉都已按吩咐筹备完毕。
谢珩立在案前,展开洛州舆图,将上头近二十处折冲府的位置标明,又选了其中一处,钻研其山势地理。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