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9章 颁奖典礼(一)-《华娱璀璨时代》
第(3/3)页
这样的讲故事的方法,市面上虽不多,但也存在过,且还有两部经典作品提供参考。
一部是《大宋提刑官》,一部是《神探狄仁杰》。
这两部剧就经常用到回忆画面作为倒叙的表达方式,来解开迷雾,最终破案。
那既然已经存在,那《赤焰传奇》这样的讲故事方式就不新鲜了,这个点不该作为获奖的评判元素。
然而,这样的表达方式确实存在过不错,但《赤焰传奇》的不同在于,回忆式的倒叙和插叙表达是贯穿全剧的,一直到大结局,楚轩的林殊和赤焰军覆灭之迷才解开全剧最大疑点。
从这一点看,这又是市面上没有的,在《赤焰传奇》之前,还没有哪部剧会把倒叙和插叙手法从头进行到底,且剧情连贯、节奏紧凑,又对主线不干扰、剧情也不紊乱。
如此一看,在一众入围的名单中,《赤焰传奇》在这一点上就是亮点。
第二个地方,那就是玲珑公主的反转了,在观众全都认为玲珑公主早就死了的想法上,杨容饰演的秦般若一个揭面现出陶慧敏老师玲珑公主真身,当时着实是震惊到了不少人,且反转的剧情逻辑也自洽。
以往也有很多电视剧在人物设计上有反转,但从惊艳程度上来比较,都没《赤焰传奇》的玲珑公主来得那么惊艳,因此也被作为评奖的一个亮点。
第三个,也是最重要的地方。
往年的所有历史题材剧,皇帝这个角色都是高光的,都是不能被捧杀的,都是需要正面笔墨去刻画的,即便体现不好的东西也要达成一个瑕不掩瑜的效果。
盖因我国文明上下五千年传承,皇帝是每个时代文明传承的代表人物,老一辈的艺术家拍历史剧的时候,就以这样的理念去诠释皇帝这个人物,不管这个皇帝在历史记载中是好是坏,艺术加工后在电视剧中的呈现必须是好的。
如此文化理念经过数十年熏陶,时至今日有关历史剧皇帝方面的刻画依然遵循。
然而,不分事实的纯粹叫好,这就不对头了。
如汉武大帝,威盖四海是不错,但晚年的猜忌和弑杀也是事实。
如乾隆皇帝,所谓明君也好,圣明也罢,可乾隆最大的败笔和足以被人刨祖坟的举措为什么不在电视剧中表现出来?
西方为什么有西方中心论?
西方为什么说华国文明不如他们?
就是因为乾隆,以“修史”为名,暗戳戳把百万卷五千年文明精髓一手焚烧,其中或许就有《永乐大典》的原本。
烧了之后,又把手抄本送给了西方传教士,且是以西方文明所属为名。
也就是说,乾隆把汉人的文化说成是西方的文化,然后又让西方传教士带回西方,再以西方之名洗脑清朝的汉人,说汉人的文化不是他们的,是西方的。
如此行为,只为一个目的,让汉人“愚民化”,忘记自己的传承,即便是去信奉西方,也不能信奉华夏,以达到汉人“愚民化”后永远都掀翻不了清朝的目的。
就此一看,再去看看那些作品中把乾隆说的多么牛逼的影视剧,这是不是就是个笑话?
造成这般局面的根源就在于“皇帝是每个时代文明传承的代表人物,不能断了传承就要尽可能美化皇帝”的创作理念。
老一辈艺术家们的出发点是好的,但这也是有糟粕的,是会愚弄观众的,从而引发过于盲目的思想观点的,总之是对社会的判别能力是不太利好的。
这需要变革,需要改变。
怎么改变?《赤焰传奇》让组委会的前辈们发现了能引发改变的点。
这部剧中的梁王也是皇帝,但也是一系列恶劣事的幕后凶手,最终被一群臣子推翻了。
这样的故事架构就表明一点,无论是皇帝还是平民,错就是错,对就是对,错被罚对要赏,这不是很正确的价值观吗?凭什么是皇帝就要一味的往好方面描述呢?皇帝也是人啊,有什么不一样?
唯一值得商榷的是,被臣子推翻貌似跟造反无异,这样的思想传达出来又有弊端。
然而,《赤焰传奇》的剧情收尾很好的避开了这一点,刘艺妃的霓凰郡主为楚轩的林殊和赤焰军平冤昭雪后,孑然一身拂袖去,不带名誉不带公。
皇帝是誉王当的,她这个推手只干该干的事,做完了事也没忘自己是军人的身份,不该承受的名誉她不要,不该拿的奖赏什么也不拿分毫,就孑然一身的返回云南王府,告诉了观众什么才是一心为公为国。
这也就是上善若水的品性,和达者兼济天下的思想表达。
就从故事凭此收尾所传达的思想意义来看,就比那些只说皇帝好的一面的历史剧就有一种截然不同的感观,也是符合当下时代的价值观和正确树立世界观的导向的。
于此,盛海电视协会主席周宏奇老师对此赞不绝口,拍板道:“这个奖就是它了!”
第(3/3)页